糖尿病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内向高敏者》经典读后感10篇 [复制链接]

1#

                      《内向高敏者》是一本由【德】西尔维亚·洛肯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阳光博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内向高敏者》读后感(一):《内向高敏者》:持久的幸福来自内心的自信笃定  电影《无问西东》里,年轻时的吴岭澜对专业选择的迷茫和人生当如何度过的思索,在去图书馆听泰戈尔的演讲时,从陪同在泰戈尔身边,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身上散发出的自信笃定中,找到了答案。 康德说,“人不应该被作为手段,不应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觉、自立的,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 《内向高敏者》通过分析内向性格和高敏感人群的性格特质,为安静内向的人找到更多成长发展的机会,在外向的世界里自在生活,给出了切实可行的人生指南。 《内向高敏者》作者西尔维亚?洛肯博士,是德国知名的性格咨询专家、语言学家和权威训练师。她关于性格心理学的系列作品还有《内向心理学》、《性格拼图》等。 网络时代,自媒体飞速发展,不仅越来越崇尚自我标榜和推销,外界的声音也日益功利喧嚣,对天生内向的人来说,无论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我都实属不易。面对人生无数可能,如何规划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坚定地走下去,最根本在于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坚持内心的独立,并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一、提升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是指个体对自身重要性价值的主观感受,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的悦纳程度。作为一种深层的信念感,对自己价值的信心是无法直接培养的,它是特定态度和习惯的结果。重点在于由以下习惯培养自尊心。 1、有意识地生活 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反思,清醒地生活,分清感情和事实,比较自己的计划和实际行动,不断学习和成长。 2、接纳真实的自己 包括三个层面:健康的利己;诚实看待并接纳自己,哪怕自身的现实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对自己有同情心。 3、对自己负责 没有人能控制所有的事情,但当你觉得自己至少能控制生活中的某个部分时,自我价值感会增强。 4、坚持自我 这一点对很多内向高敏者来说很难。从小事开始,慢慢增强表达态度与意见的勇气。 5、增强自我融合感 明白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找到内心的驱动力,按照自己所想地生活。 自我价值感强的人,不会为了外界的认可或喝彩,选择不适合自己的道路,他们怡然自得地享受自己的乐趣所在,进而成为业界精英,世俗渴慕的耀眼成功,于他们而言,与愉悦满足的过程相比微不足道。 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入选德国国立美术馆「日本当代漆艺十二人」的赤木明登,曾在繁华的东京任杂志编辑,因对传统漆器工艺的着迷,1988年举家迁往日本最知名的漆器产地轮岛,开始漆器的学习与创作,这一待就是整整三十年。结束了轮岛漆器学徒为期 4 年的上底漆活计,又做了1年的无薪报恩工作后,在1994年的春天,他正式出师独立。 “有时我坐在微暗的房间里,从清晨开始默默工作,一遍遍重复着单调工序,*昏将至时,猛然从工作中醒过神来,会被一种幸福感压倒,几近落泪。我想,这种工作如果能一直做下去,该有多好。”赤木明登说。 能够让你远离浮华、好胜和虚荣,进入忘我境界的事情,不仅赋予你内心独立的力量,更值得一生坚守。 二、寻求属于自己的意义 每当受到打击或遭遇意外不幸,大部分人都会寻求自己存在的意义,思索对自己的生活而言什么才是真正重要且有意义的事。事实上,日益攀升的精神疾病罹患率和全球自杀率告诉我们,安稳的生活也离不开意义。焦虑和不快乐并不只因贫穷和失败,看似圆满的人生,会因缺乏意义而空虚沮丧。 何时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呢?相关研究指明了四个评价标准: 1、有一致性的 协调一致的生活才带来和谐感。你的意愿、目标和价值体系相符合 2、重要的 能够感知到你的行为和决定产生的效果,认为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3、有既定方向的 重点是你能给予什么,而不是得到什么。 4、有归属感的 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或归属于某个价值群体。 单靠理性分析并不足以支持我们寻求生命的意义,理解并相信自己的直觉能帮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美国经济学家亚瑟·布鲁克斯在他2008年的书《国民幸福总值》中说,幸福至关重要的因素不是你感受到多快乐,也不是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在生活找到的意义,和一种你在你或者他人的生活中创造了价值的信念。正是意义与信念给予我们自信笃定的从容。  《内向高敏者》读后感(二):这是一张免费的幸福生活秘方,拿走不谢  你幸福吗?我已经记不起来有多少年没有听到肯定的回答了。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医学在突破,连人类的平均寿命都在逐年增长,可幸福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幸福真的那么难吗?  幸福生活是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的目标,然而,我们很多人却连生活为何而幸福都不知道。奥斯卡·王尔德说过:“生活是世上最罕见的事——大部分人只是存在着而已。”这句话,似乎道出了我们不幸福的原因。  小时候,我觉得幸福很简单,一块糖一根冰棍就是幸福;长大后,我觉得幸福很困难,就连生活重心的升职加薪都无法让我感受到幸福。到底生活为何而幸福?关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却不得而知。  最近在看德国知名性格咨询专家、语言学家、权威分析师西尔维亚·洛肯的经典作品《内在高敏者》,他对幸福生活的描述,是我看过的最简单、最有说服力的答案。他说:“满满的幸福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因内心的喜悦产生的幸福,另一种是由合适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幸福。通过美好的事情(拥有爱情、加薪、中彩票)而带来的幸福感很容易消失,只有合适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行为,才是让我们真正幸福的方法。”  人怎么才能过得幸福?——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研究这个话题。很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研究,只为找寻成功生活的真谛。“幸福清单”中的内容则源于两个著名的研究:特尔曼研究和格兰特研究。他们分别从“获得幸福人生的个性”和“幸福生活的状态”两个方面,给出了浅显易懂、简单有效的答案。  通过这张幸福秘方,你会发现原来幸福如此简单,复杂的是我们的“无知”。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这数量不多的清单中,还可以提炼出更简洁的三点认识。第一,我们对待事物的方式  外在事物是无法我们幸福或不幸,我们如何这些外在事物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是自己的,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过一生完全是个人的选择。每一个选择背后都蕴含着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对待事物的方式就是我们所选择的生活样子。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人都知道良好的作息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我们是如何对待这个认知的,是自觉遵守,还是明知故犯?最典型的案例是:凌晨时分,三五好友在群里恐慌地讨论“XXX90后熬夜猝死”的新闻,然后各种表决心要早睡。  对待事物的方式除了自我选择的生活方式,还包括了我们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行为。适应能力强的人往往更容易拥有幸福的生活,因为他们会在逆境中学习,并学以致用。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生活中遭遇坎坷时,不要把问题全部归结到自己身上,客观的分析比盲目的承担更有效。失败乃成功之母不是一句口号,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哪怕是失败,也有它存在的必要理由。逃避从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选项,只有正视它,跨过它,才能战胜它。第二,不要让情绪伤害自己或别人  事物本身没有情绪,所有的情绪都是人们赋予的。换句话说,生气、焦虑、伤心、难过这些负面情况都是“自找”的。情绪是由内而外自发的(哪怕不自知),不同的情绪一定会带来不一样的行为,从而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控制情绪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的情绪都比理智更强,所以,一旦情绪爆发就会失去理智。即使我经常阅读相关的书籍,深知情绪对生活的不良影响有多可怕,但还是免不了会有失控的时候。  孩子今年上一年级,我们也正式进入了间歇性“鸡飞狗跳”的状态中。我知道不是孩子的错,也知道自己不该发脾气,所以总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并自认为控制得还不错。直到上个星期,孩子的一句话揭穿了我这段时间的美好想象。他的作业又做错了,我耐着性子再次给他讲解,他突然回过头无辜地对我说:“妈妈,不要‘啧’。”原来,我的情绪早已从无意识的言行中表露出来,并且伤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情绪的控制不能靠“想法”。首先,情绪的起伏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其次,情绪天生比理智要强大N倍;最后,疏导情绪比控制情绪更有效。比如,可以通过运动、阅读、画画、弹琴、跳舞等方式来缓解挫折感,提升自我价值感,从而达到疏导情绪的作用,不让自己和别人受伤害。第三,维持好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不管是外向活跃者还是内向高敏者,人际关系在人生中的作用都异常重要。格兰特在一次受访中说过:“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这不仅仅包括伴侣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了和周边所有人的关系。”  从降生那一刻起,我们在世上就有了亲密关系的对象,那就是妈妈,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影响最大的就是妈妈。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好坏,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影响条件之一。妈妈给孩子的爱越多,孩子内心的能量就越大。  人是群居动物,离开了家一样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古语有云:远亲不如近邻,这也是教导我们要维护好身边人关系的经典名言之一。且不说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近距离是最大的优势,仅是和睦相处就是一件难得的幸事。每次看到小区业主群里的人在投诉上下左右的邻居,我都十分感恩自己遇到一群好邻居。亲切的笑容、友爱的言行、热心的帮助,总能让我疲惫的心感到温暖和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质量很大程度决定了个人的幸福指数。如果你想获得幸福的一生,请必须和自己的家庭成员、朋友保持稳定、有爱的关系。请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好好相处,锻炼你的交际能力,学习如何与人建立并保持亲密的关系。  通过这三点认识,改变思维后的我们就能很容易找到改变的动力,从而离幸福更近。除了这份简单的幸福秘方,《内向高敏者》一书还详细剖析了,“十大优势特质”是如何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并最终帮助人们获得幸福生活。幸福生活是自在、快乐的,这才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原因。以终为始,反向探索也许会让我们更容易找寻到通往幸福的道路。  《内向高敏者》读后感(三):从亚里士多德到近代心理学家,对于幸福的研究结果会让你大跌眼镜  “你幸福吗?”曾经是央视春节前必问问题之一!有人嘲笑过,也有人恶搞过,无论大众什么心态,至少这个问题还在被问起!  这个问题我也经常问自己,可是我发现答案非常的飘忽。很多时候,当我情绪良好,周围关系良好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很幸福,可是情绪不好的时候,就感觉不到幸福了!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工作越来越忙,突然发现自己脾气越来越大,幸福感越来越少,尤其是当先生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恨不得甩他两句: 有什么可幸福的,谁不是这样生活。   往往这个时候先生则会用我的职业消遣我:“原来心理咨询师也有不幸福的时候啊,哎!泯然众人矣!”  我想问问大家,你是不是有时候也会觉得幸福是一瞬间的感觉,转瞬即逝,所以当问自己“你幸福吗?”这个问题时,往往会觉得自己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如意呢?  如果你的感觉和我一样,那么下面的重点内容一定要看清楚了!  最近我在研究怎样让内向性格的人幸福,《内向高敏者》自然就进入了我的视线。  《内向高敏者》是 德国知名性格咨询专家、语言学家、权威分析师西尔维亚·洛肯的经典作品!被称为是内向型高敏感者的幸福生活指南。作为内向的人,这本书成了我的首选。翻开后我发现自己真的捡到宝了!  《内向高敏者》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就是专门讨论生活为何而幸福的,下卷则是一些具体的方法来锻炼内向高敏者如何在生活中自在而幸福的生活,方法很接地气,而且实操性很强,这个以后我们在分享,今天我们重点来看看怎样能让生活过的幸福。  说道幸福,其实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哲学,因为“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人怎么才能过的幸福?”本身就是哲学经常讨论的话题。  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先哲庄子认为人要获得幸福,就应该自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自然能力。  《庄子,秋水》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庄子正在濮水垂钓。楚王派两个大臣来劝说庄子去当官。庄子更那两个大臣打听道:“听说大王的王宫里用金盒供奉着一个乌龟的骨架,据说那只乌龟被杀死的时候都三千多岁了。你们觉得乌龟是在烂泥里爬行摇尾巴快乐呢?还是被供奉在金盒里快乐呢?”大臣们回答说:“当然是在烂泥里摇尾巴快乐”。庄子说:“请回吧,我还是喜欢做那个在烂泥里摇尾巴的乌龟。”  庄子生平是很穷困的,但是面对楚王高官厚禄的诱惑,他觉得还是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好更幸福一些。  说完了庄子我们再来看看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作为西方大哲学家,这位大师曾经开过一张幸福的处方: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生活指南 1.做事时将自己的天赋和长处利用起来。 2为自己设立目标。不要仅仅没定在满自生活需求的水平上,而要更高一些,不为了自,还要有更大的意义——能够帮助或成就他人。 3.做对你来说好的、正确的、有价值的事情 4,请你自己决定什么事对你来说是好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自由自愿,自己负责。强迫无法带来幸福,勉强自己改变也不行。  亚里士多德和庄子的很多观念是类似的,比如他们都强调顺应自己的性格特征,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  在这里再跟大家分享另一个庄子的故事。  庄子的妻子病死了,惠子前去吊唁,但是他发现,庄子却坐在地上敲着盆唱歌呢?  惠子很生气的质问庄子:“你看你这人多没良心,你老婆为你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现在他死了,你却一点都不伤心。还唱歌庆祝呢!”  庄子说:“你怎么知道我不伤心呢?只不过我的伤心跟你们的不同,你们看到的是人的逝去,我却看到的是她回到了她的来处,这就像四时变化,我顺应了这种变化而已。同时,作为孩子的父亲,我这个时候更应该去激发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而不是让他们沉浸于悲伤之中。”  古代先哲的精神状态我们很难达到,面对他们的理念我们也许还是不知道到底如何达到幸福的彼岸,所以我们来看看近代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内向高敏者》里的关于幸福心理学的研究一个是特尔曼研究,这个研究主要观察的是什么样的个性可以获得幸福。  特尔曼研究是心理学界历史最悠久的追踪研究,研究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刘易斯.特尔曼,他也是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的修订者。他对加利福尼亚州1500位生于1910年的天才儿童进行了长达35年的跟踪研究,在他去世之后,其他科学家又将研究继续续了下去。最终,特尔曼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果:1、要坚韧不拔。 2、要谨慎。 3、要认真负责。 4、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5、哪怕没有爱因斯坦的智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放轻松。头四条才是获得幸福生活的关键。  研究的后继人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利斯.马丁用手头的数据表明:认真负责的人有更健康的大脑结构和行为方式,他们常常有美满的,幸福的婚姻能交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更健康的工作环境。  从前有个王子,他衣来张口饭来张手,可他却整天愁眉苦脸,天天抱怨自己不幸福不快乐。国王为了让王子幸福快乐起来,就开始征集全天下最幸福快乐的人。最后他们选来选去,发现最快乐幸福的人生活在一个边远的小山村,而且他在那里喂马。  为了让王子学会幸福快乐,国王那就派王子去找这个人,当王子看到这个人的时候,他正坐在马槽上吹着口哨,看着自己旁边的马吃草料,他白色干净的衬衣上已经有了破洞,但他却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王子一看,说道:“你的生活明显并不幸福,你看你的衣服破了都没有新的可换,吃着最糟糕的食物,为什么你还能这么快乐幸福呢?”  那个幸福快乐的人说:“我喜欢养马,而且喜欢跟马在一起的感觉,我一直都在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所以我感觉很幸福很快乐。”  幸福有些时候像个调皮的孩子,如果我们无法认识幸福的真面目,我们就容易像王子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以知道什么样的性格可以获得幸福,我们还要知道何为幸福的人生。下面我们来看格兰特研究。  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对1939年到1944年毕业的268位哈佛毕业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从毕业直到他们退休,格兰特研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为期最长的研究之一,到现在仍然没有结束。这项工程浩大的研究背后,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何为幸福的人生?”  每位参与者每年都要接受多次问卷调查,每隔两年心理学家要和每位参与者见面详谈,五年做一次医学检查,所有这些研究手段,使这项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以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为基础的可靠数据。  格兰特研究给我们开出了一张幸福秘方:1、戒烟,戒酒,保持正常体重,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 2、好好和别人交往。和自己的伴侣、孩子、亲戚及朋友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3、在困境中学习,并学以致用。 4、认真对待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不要回避。,正确疏导不良情绪,以免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对于到底什么是幸福人生呢?这项研究还给出了一个非常直接的答案:  一个人在年老的时候,身体和灵*都很健康,还对自己很满意的话,他的人生就是幸福的。  格兰特研究的参与者有很多外在共同特点,他们全是美国白人男性,都上过哈佛,属于精英阶层,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关于幸福人生的答案,包括了个人对自己的评估,也考量了医生和心理学家的评估。  当我看到这两个研究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和那位寻找快乐幸福的王子一样,已经奔跑在幸福的路上,却不自知。  你幸福吗?  如果你觉得答案是否定的,请来看看这两个研究。  如果你看了还是觉得幸福距离自己很远,那么你可能需要《内向高敏者》第二卷里面的方法。咱们下次分享,敬请期待。  《内向高敏者》读后感(四):想太多?玻璃心?这里有一份给内向高敏者的幸福生活指南  在日本,有一类人,被叫做社畜,指的是在公司里很顺从地工作,却被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据说,日本有80%的人可归为社畜。《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讲述的就是这群人的故事。  在剧中,由新垣结衣饰演的女主深海晶,是一位30岁的职场OL,她脾气好,工作能力强,还拥有超级灿烂的笑容,别人眼中她是个近乎完美的存在。但真实的她为了生活不断忍耐自己,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她还负责很多同事的工作。小到秘书的泡咖啡、定机票酒店,大到公司产品发布。明明领一份工资,却要做四五个人的工作,有时更是吃力不讨好。  因为女主顺从的工作,拒绝不了别人,被上司当做牲畜一样压榨。影片最后,女主决定要成为野兽,她穿着朋克衣服,把一份对公司业务的改善书甩到老板面前。  女主的经历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这也是很多职场女性的现实写照。这部剧一共10集,已有62388人进行评价,豆瓣评分达到7.7。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在现实生活中,能像女主这样勇敢的,毕竟不多。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有的人还是会选择妥协,他们敏感羞涩、少言寡语、不懂得拒绝别人,他们是一群内向型人格。  1921年,瑞士精神病学家卡尔·荣格首次全面描述了内向型和外向型人格。从那时起,关于世界上有多少内向型的人,各类研究众说纷纭。有研究显示,内向型的人占总人口的30%到50%,大多数内向型的人都比较敏感,有15%~20%的人被认为是高敏感型。日常表现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陶醉之中、孤僻、缺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这个以外向型主导的商业文化中,如果你是一个性格比较安静的内向者,可能会感觉被排斥、忽略或者误解。你有时表现出的沉默寡言在别人严重可能就是犹豫不决、傲慢无礼,甚至是不够聪明,你还可能会因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而导致事业停滞不前。  作为一名内向高敏者,该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呢?  西尔维亚·洛肯在《内向高敏者》一书中写道,作为一名内向高敏者,你要懂得利用自己的性格特质,找到更多的机会,让自己成熟起来,活出自己真实的样子。这本书会帮助你发现自己的优势,告诉你如何攻克那些让你精疲力尽的难关,如何在保持自我和适度改变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这本书的作者是西尔维亚·洛肯,她是德国知名的性格咨询专家、语言学家和权威分析师,曾在德国学术交流资讯中心(DAAD)从事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独特的工作经历让她对性格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从2003 年起,她就开始为性格内向型这一特定人群做咨询工作,2019年8月,她登上《明镜周刊》封面故事,并于同年获得德国“年度演说者”殊荣。曾著有《性格拼图》《内向心理学》等畅销书。  下面我从“什么是内向高敏者、内向高敏者改变的四个阶段、六种培养自尊心的习惯以及如何拥有幸福人生”来分享下书中内容。《内向高敏者》  一、什么是内向高敏者?  从字面简单理解来说,就是指一个人的性格内向并且敏感度很高。  先做一个简单的小测试。□你是否常被人“你想多”,甚至是“玻璃心”? □不管遇到多大问题,你都觉得是自己不好,“都是我的错”? □别人生气了,即使和你没啥关系,你还是觉得心里难过?  如果你的回复都是肯定的,那你可能是个敏感度比较高的人。日常生活中,敏感常常和脆弱、事妈、玻璃心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在外人眼里,太敏感是一种性格缺陷,和敏感的人说话要小心翼翼,也不太好相处。但敏感度其实只是一个衡量人对于外界刺激反应程度的指标,没有好坏之分。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没有比把高度敏感归为一种病理特征更离谱的事。如果真是这样,那世界上25%的人都是病态的了。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属于高度敏感者。  内向高敏者对于外界信息的反应敏锐,能捕捉到细枝末节,感受到的是一个高饱和度的世界,他们的生活里藏着很多美好。他们并不优于或者差于外向活跃者,他们拥有典型的优势,包括谨慎、专注、自我探索、善于倾听、安静、独立、善于分析、擅长写作、持之以恒、有同理心等。这些优势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像引路的星星,指导他们一路成长。  但是,内向高敏者虽然拥有这些独特的天赋,但每个优势又都有它的“阴暗面”,包括恐惧、过于注重细节、易受刺激、被动、逃避、过分理智、自我否定、固执、孤僻、害怕冲突等。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被贴上各类负面标签,引发负面情绪。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高敏者,常常受到这方面的困扰,你要做的,就是正视你的内向高敏人格,然后学会消解它可能带来的负面情绪。  二、改变的四个阶段  伊丽莎白·马尔多夫博士说:“发展意味着运动,运动包含着变化——矛盾的地方在于,要想始终忠于自己,常常需要进行改变,我们的一生都在这两级之间反复:一边坚持初心,一边寻求改变。”  作为一名内向高敏者,生活中的仪式和日常习惯会让你觉得很安稳,相对于改变来说,你可能更加注重安全感,希望一切都不要发生变化。包括现在拥有的稳定工作、稳固的人际关系、身体和心理健康等。但生活总是处于变化之中,有时是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有时是工作发生了变故,这些因素让你不得不做出改变。  这时,你该如何做出改变呢?  第一阶段:找到受压点。  在改变的第一个阶段,你要先找出压力的位置。想要改变的冲动往往是伴随着对现状的某种不安,找找看,是什么东西让你觉得不舒服,让你很难受,让你不满意或让你感到很疼痛?  举个例子。  娜娜是一家公司的主管,她一直对自己的外形不满意,工作中没什么存在感,尤其是在开会时,她会觉得异常厌烦,她很想对外界产生一些影响力,所以想要做出改变。  第二阶段:利用判断力,寻找关联。  当你对现状不满,期待改变能够带来生活上的改善,这样的动力会促使你主动做出一些改变。但要想真的去改变,你还必须弄清楚事情的源头,这需要靠你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  你可以试着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问题发生在何处? □还有哪里有问题? □这些问题是否由我的某种习惯所导致? □我在什么情况下回想起这些问题? □它们之前有何关联?  在第二个阶段,娜娜通过问题清单,把所有事项统统都列了一张清单,得出的分析结果是,一旦需要进行口头交流,娜娜就会出问题。比如开会、做报告、和陌生人聊天等场合。娜娜发现,这些场合中的她,说话太快,声音太小。  第三阶段:跟着感觉走。  通过分析判断,你知道了自己要改变的压力点。但改变总是费力的,你的大脑感知到这种不适,会让你放弃改变。这时,你应该跳出改变前的感觉,去体会改变之后更好的感觉。□什么能带给你真正的快乐? □你渴望什么? □你的梦想是什么? □你在什么时候觉得最舒服?  在第三个阶段,娜娜觉得自己在一个较小的群体或者一个人的时候最舒服。比起说话,她更愿意写字。她特别喜欢做计划、列清单,通过社交媒体来沟通。  这让她难受了很久。于是她去上课,练习发声,参加交际训练,但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而喜欢上口头交流。经过各种尝试,娜娜开始对事业进行重新规划。  第四阶段:做决定。  改变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做决定,因为所有的计划和思考都要通过行动来实现,缺乏行动的思考是幻觉。  在第四阶段,娜娜决定参加电子商务和线上销售方面的职业培训。不久后,她开了自己的线上销售代理公司。可喜的是,她发现和客户交流一点都不困难。  从娜娜的例子可以看到改变是如何发展的,一是找到压力点,二是利用判断力找到关联,三是跟着改变后的感觉走,四是做出决定。长期的改变不仅需要投入时间,也需要投入很多精力。但只要找到问题的答案,遵从它的指引,你就会觉得,改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有时候换一种方式去生活,既能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又能让自己获得了成长。  三、培养自尊心的六种习惯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一个人的幸福程度与自尊水平紧密相关。如果一个人拥有了高自尊水平,TA就有能力接受失败,坚持己见,扬长避短,应对挑战。而一个人如果自尊水平低,TA就会自贬自厌,人云亦云,无法克服困难,很难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那么,内向高敏者有哪些培养自尊心的习惯呢?  1、有意识的生活。  这种习惯能鼓励你积极利用自己的智能,有目的地学习知识,独立思考,成长为一个有自尊的、更理想的人。内向高敏者的优势是分析性思考能力,如果你能够做到仔细地观察和倾听,就会有很好的优势去有意识地生活。  2、接纳真实的自己。  接受自我是我们赋予自己价值感的重要条件,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是健康的利己。你要完全赞同自己,因为你的存在就值得获得赞同。其次是诚实看待镜中的自己。自我接纳与了解自己的身份紧密相关,你就是你所感觉到的、所思考的、所追求的、所做的事,是你自身的现实。最后是同情心。自我接纳意味着你对自己产生同情心。如果你可以对做了错事的朋友给予真诚的理解,那么你也应该对自己犯的错误给予理解。  内向高敏者的自我批判往往更强烈,这很容易损害自信心。要肯定自己的内向性格,试着接受自己的方方面面。  3、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能够促进自尊心的培养。这需要自己好好考虑清楚,你到底该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到底需要什么才能让自己过得舒服,究竟该和谁相处、怎样相处,以及与之沟通等,你要想明白什么事情对你来说很重要,以及如何根据这些事情做决定。在此基础上,定下目标,确立愿望,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  4、坚持自我。  坚持自我意味着,哪怕是逆风而行,也要坚持自己的愿望、需求和价值观。自我坚持能让人自信,能让你看到自己的作用,知道自己能够带来改变。内向高敏者要练习坚持自我,最好先从身边一些小事做起,比如在餐厅点和别人不一样的菜、在会上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自己爱的人结婚、拒绝借钱给财务有问题的家人等。  5、设定人生目标,并全力执行。  为了实现你设定好的目标,哪些步骤是必要的?你需要学习哪些技能,改善哪些技能?这些细节计划会帮你控制整个过程。要达到这种程度的自信,你还要有自我约束力。这会让你的自我价值感得到提升。内向高敏者的优势是精打细算、能进行分析性思考、很有韧劲,但需要战胜经常碰到的一个障碍——消极。  6、锻炼知行一致  知行一致就是说你的理想、标准和信念都要和你的实际行为保持一致,最理想状况就是你每天都能按照自己所想的生活,每天都用自己的价值观充实生活。  这一点对于内向高敏者来说比较困难,很多内向高敏的人都避免冲突,或者保持消极的状态。知行一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可以教会你如何坚持自己的观点,哪怕是逆风前行。  四、如何拥有幸福的人生?  古今中外,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为此也做过很多有关幸福的研究,每年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在联合国公布的《2019全球幸福报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中,北欧芬兰再度蝉联全球最幸福国家,丹麦、挪威紧追其后。从个人层面上来说,良好精神及身体健康、稳定家庭和婚姻、工作保障等因素对幸福非常重要。  究竟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有人觉得拥有财富就是幸福的人生,有的觉得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就是幸福的人生,而在《内向高敏者》一书中,作者给出了值得参考的答案:一个人在年老的时候身体和灵*都能很健康,还对自己很满意的话,他的人生就是幸福的。这里既包含了个人对自己的评估,也要考量医生和心理学家的评估。  除了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健康的身体外,作为内向高敏者,如何也能拥有幸福人生的呢?  第一点: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幸福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不仅包括伴侣间的关系,也包括和周边所有人的关系。比如儿时和父母的关系,你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你和好友的关系。要想获得幸福的一生,那你必须把自己和家庭成员及朋友的关系放在首位,并和他们建立并保持密切的联系,好好相处。  第二点:重要的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方式。  《庄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烟雾弥漫的早晨,有个人划着船逆流而上。突然他看见一只小船顺流直冲向他的船,他高声大叫:“小心!怎么治愈白癜风小心!”但是,船还是直接撞上来,他的船几乎就要沉了。于是他暴跳如雷,开始向对方怒吼,口无遮拦地谩骂。但当他仔细一瞧,才发现原来是条空船,因此气也就消了。  很多时候,伤害你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待事情的看法和方式。外在事物无法让你幸福或者不幸,你如何对待这些外在事物其实更重要。那些适应能力强的人更容易拥有幸福的生活。对于内向高敏者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问题都归结到自己身上,因为长此以往,这会让你生病。  第三点:不要让情绪伤害自己或别人。  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很容易被负面情绪影响。有时候,负面情绪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烦恼会引发一系列烦恼来袭,而这些烦恼经过累积,就会让你处于一种很糟心的坏情绪之中。但这时的你不要让情绪伤害到自己或别人。学会做好情绪管理,才能游刃有余地生活。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处理情绪的速度,就是决定你迈向成功的速度。情绪作为进化的产物,积极的情绪会引导你走向幸福。那些拥有幸福人生的人大多善于疏导自己的情绪。当负面情绪再次到来时,你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挫败感,通过冥想让自己静心,或者找一个朋友谈谈心、吐吐槽等。  前几年“你幸福吗”的央视追问虽然略显唐突,但却问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幸福是所有人的梦想,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幸福。一个人幸福与否,取决于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纽带、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你对于自己的情绪管理。想要获得幸福人生,其实就这么简单。  除了内向高敏者改变的四个阶段、培养自尊心的六种习惯,如何拥有幸福生活,书中还对内向高敏者的十大优势及劣势进行了详细分析,每个章节以其中一种优势作为标题:谨慎、专注、自我探索、善于倾听、安静、独立、善于分析、擅长写作、持之以恒、有同理心,并在每个章节中涵盖了阴暗面的分析及应对技巧。  《内向高敏者》是一本写给内向型高敏感人群的人生指南,它不仅激励你用自己的方式走上安静美好的人生之路,还帮助你发现自己的愿望,行使你被赋予的自有权利。詹姆斯·罗杰斯说:“沉默的人往往拥有深刻的洞察力。溪浅声喧,静水流深”。读完这本书,你就可以找到一些内向高敏者的建议和启示,清晰了解到自己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并朝着某个方向坚定走  《内向高敏者》读后感(五):内向不好?敏感不好?错,克服3个障碍掌握4个步骤发挥内向优势  很多人都认为,内向高敏性格不好,这种人不爱当众表达,不能很好的跟他人合作,会失去很多宝贵的机会,显得很被动。  但是读了西尔维亚·洛肯的《内向高敏者》,我才发现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内向高敏者》的作者西尔维亚·洛肯自己就是一个安静的内向者。多年来,她陪伴周围的内向者一步步迈向成功。为了帮助更多的内向高敏者,她做了大量的采访,并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案例,为我们揭示了内向高敏者应该如何自在自处:用自己的方式安静的前行,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那么接下来,我会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分析,什么是内向高敏者?这种人有什么特征?身上有哪些优点?同时又有哪些缺点?在最后一部分我们再根据内向高敏者的优缺点思考,如何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内向高敏者的优势。01 什么是内向高敏者?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内向高敏者?他们都有哪些特征?  简单来说,内向高敏者就是指内向型高度敏感的人。  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人的心理倾向,把人格划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类型。内向型的人把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外向型则是把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  在认知心理学中,把对同样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水平,称之为敏感,敏感可以量化。同样的刺激,反应比较激烈和快的人,就被称为高度敏感型的人,反之,则是敏感度居中或者说较低的人。  在人格心理学中,敏感指的是那些在性格上过度地在意细节,把自己的感受和变动放大,并且作出过激反应的认知或行为。比如,一句玩笑话,有些人听听就过了,有人就会较真生气,觉得别人话中有话,产生负面的情绪,甚至还会表现出攻击性的语言或行为。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度敏感的人往往具有更敏锐的直觉。他们做事认真负责,谨慎小心,更加聪明机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成为艺术家、发明家、科学家,咨询师,历史学家等等。  那么,内向高敏者具体都有哪些特征呢?  ①内向高敏者,天生就对外部刺激更加敏感。  同样听一个音乐,有些人觉得70分贝听起来才很舒服,内向高敏者会觉得,55分贝就特别好,特别舒服。  在社交中也是一样。内向者认为,1对1的谈话刚刚好,自己很放松,如果人数增加的话,他们的自我防御系统就会被唤起,会感到紧张,觉得累。  ②思考路径不一样。内向高敏者心思细腻,九曲十八弯。内向高敏者一般不太会聊天,反应慢,想得多,敏感也容易紧张,人际关系也处理不好。  ③内向高敏者尤其在乎安全感,他们脑中的杏仁体,会比常人更加敏感。  由此可见,内向高度敏感不仅仅是性格使然,就连脑海中各部件的生理反应速度,承受频率都不一样。内向高敏者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不一样,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不必自愧不如,不必自轻自贱,自暴自弃,而是相信自己的价值,找出自己的优势并充分地发挥出来。02 内向高敏者拥有很多的优势,这些优势让他们很容易开展人生的下一步计划。  内向高敏者一点都不差,他们拥有的典型优势就好像在地底下埋了一大笔宝藏。深藏不露,但却能在合适的时机帮助他们成事。  内向高明者拥有这些优势:谨慎专注,自我探索,善于倾听,安静独立,善于分析,擅长写作,持之以恒,有同理心。  我们重点说说其中的三个优势,专注、独立、有同理心。  1、专注:内向高敏者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专注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据2019年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2000名受访的职员中,80%的人表示,在工作中无法集中注意力  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想要使注意力集中更是难上加难,所有人都在赶时间,但是却什么都没有改变。  为什么内向高敏的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呢?  ①内向高敏者更爱思考。思考让他们愉悦。内向高敏者脑中负责专注力的这块区域,经常性得到锻炼,就好像锻炼的肌肉一样,不会因为稍一思考就疲劳。  ②内向高敏者有控制冲动的能力。内向高明者的前额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对眼前欲望的冲动,使他们保持专注,相对而言内向高敏者对未来想得更多,保持向内的状态会引发他们的自我调节。  ③内向高敏者大脑中的“奖励中心”不是非常活跃,所以他们不需要像性格外向的人那样要严于律己。外向的人,只要受到一丁点刺激,比如说天气很好,或者新开了一家美食店,他们就会马上就分心。但是内向高明者不会,他们做事情不需要外界给予太多的反馈,就能够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之上。  ④内向者只要想集中注意力,他就能够隔离外部干扰。外界的刺激会让他们觉得非常讨厌,他们知道,要同时处理好很多任务,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根本不可能做得好。所以他们可以保持专注,而外向者喜欢外部刺激,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干扰。  一个人如果能保持专注,并且这种专注能够持续下去,就能够达到水滴石穿的效果。现在有那么多的人被分心和拖延所困扰,相比之下,一个专注的人他一定会成就非凡,也一定能够成他人所不能之事。  2、独立:按照自己的原则自主生活,能独自一人也能给予他人独立自主的空间。  内向高敏者,虽然和大多数人一样,也喜欢被表扬,得到奖励,也希望得到应有的尊重,但是,他们的生活质量,与是否得到别人的认可,关系不大。他们能够很好的独处,喜欢低调,也不太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注意。  不少人都认为内向高敏的人只会唯唯诺诺。其实,内向高敏的人非常的独立,他们不会墨守成规,他们独立的个性有时候会让他们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会促使他们去质疑那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只要他们觉得有意义,就会打破成规,甚至真的能掀起一场革命。  圣雄甘地就是很好的例子。  1995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公交车上,一个黑人拒绝给白人乘客让座,由此引发了美国反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民权运动。  圣雄甘地通过非暴力运动赢得了民众,促成了印度的独立。  所以你看,独立的人思考方式和行动可能跟一般人不一样,但是它的结果也往往令人刮目相看,最成熟的独立是他和自己的身份,需要,保持批判性的距离,不会一味的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坚持独立,能够利用你所有的优势。  独立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群体。事实上,我们所有的人都需要群体,但是,苹果创始人之一斯蒂夫·奥兹尼亚克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不相信一个组织能有什么革命性的发现。独立工作吧!这样你才能处在最佳状态,能够设计出革命性的产品和应用。不要在组织里,也不要在团队里。”  对于内向高敏者来说,独自工作是创造力发挥的重要前提,有很多研究表明,被人们挂在嘴边夸夸奇谈的团队合作其实几乎没什么用,团队越大成绩反而越小。  3、有同理心:能设身处地的替他人着想,寻求自己和他人的共同点。  高度敏感的人,一般都有很强的同理心。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并且能够改变自己的预判。  同理心不仅仅是一台把自己的态度投射到他人身上的投影仪,而是我们也愿意随时准备好,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改变自己的判断。不会认为自己能衡量一切,而是抱着试探的态度去评估。  我们既能够利用同理心去接近他人,和他人更好的相处,当然也可以用同理心来操控或者利用我们的家人朋友同事,但是不管怎么说,同理心的确是一种潜在的优势。  内向高敏者因为对安全感的要求特别的高,所以他们喜欢每件事情都认真的去做,并且要把它做好,他们非常的注重一些细节,以及这些事情带来的影响,他们会体察别人的需要,还会仔细地倾听和观察。  但是同理心也有风险,美国心理学家亚当维次就提到过,同理心会消耗能量和破坏规矩,因此,避免同理心泛滥要注意以下几点:限制要关心的人数;重视自己;直接开口问对方有什么需求,不要去猜;找时间休息一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要坚守规矩,不能因为同情就破坏规则。  由此可见,专注于一件事,独立的生活,同时也能给别人独立的空间;富有同理心,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拥有这些美好品质让内向高敏者变得更优秀,在工作中更容易脱颖而出。03、内向高敏者的优势显而易见,同时,这些性格也有阴暗面,会带来阻碍。要想更好的发挥内向高敏者的优势,要先克服这些阻碍。  与此同时,内向高敏者他也有自己的劣势:恐惧,过于注重细节,容易受到刺激,非常的被动,逃避,过分的理智,自我否定,固执孤僻,害怕冲突。  我们重点说说其中的三个劣势,逃避,自我否定,孤僻。  1、逃避:通过回避来应对困难  如果某件事让他们感到害怕,觉得有困难或风险,内向高敏者就会选择逃避。  逃避是一种主动行为,。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别的事情,避开某些难搞的人,离开某个难堪的情景。  虽然这么做看起来会节省精力,但这种逃避只是暂时的。内在的压力依然存在,外在的压力也在积累。单纯的逃避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令人讨厌的事情照样还在。  内向高明敏对独立的追求,常常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和某种情况保持距离,一边对自己说,我也不想这样,一边却还是老样子。  冈特·杜克教授说:  “内向高敏者喜欢独立思考,虽然很想如此,但他们还是会缩起来,抿着嘴唇,不开心的听天由命。“  比如有的人写博客,有的人会在工作之后去做义工,也有人会把心思放到宠物花草身上,从其他地方获得平静,但是在工作中他们永远都无法适应。  只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并采取行动,主动面对困难,前面的阻碍才是消失。  2、自我否定:否定或看低自己的特色和需要。  一个自我否定的人会压制和贬低自己的需要。内向高敏者常常被人拿来和外向活跃的姐妹或同事亲戚朋友做对比,常常因为会因为奇怪的举止被嘲笑,导致他们也不喜欢自己。  否定自己就是在自我伤害,如果总是无视自己,总觉得自己没有别人好,就会把自己变成失败者,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自我否定呢?不敢提出自己的需求,常常会有以下四个原因:  ①害怕别人会无视甚至指责我们;  ②觉得自己可能会受到侮辱或者嘲笑,比如害怕听到这样的话,“简直太可笑了,你根本做不到。”  ③害怕自己失去和别人的纽带,让自己和他人受伤;  ④担心因为没有能达成目标而羞愧难当  难道不抱期望就不会失望了吗?人们否定自己是为了躲避这些风险。如果不抱希望,那么就不会有痛苦和失望了,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一直排斥内心真正所需要的,就会迷失自己。  打个比方,就好像把飞翔的翅膀拿走了,夺走那些让你感到快乐的东西,让你和自己的内在断开联系。  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呢?关注自己的直觉,并积极的围绕梦想创建自己的生活。如此才能找回自己,增强自信。  3、孤僻:不爱交际,导致自己可能变得无依无靠。  孤僻会把一个人隔离开来。内向高敏者的朋友不多,能说话的人更少。他们自己本身就喜欢这样,这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如果他们刻意避开人群的原因是因为跟人交往很累很烦,那么这样就会比较危险。  避免和别人接触,虽然能够节省个人能量,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会让人变得孤僻。  孤僻的人都有潜在的危险,长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是非常不健康的,哪怕是内向高明者他也需要群体。一个长期逃避人群的人,他没有办法得到外部的推动,也无法促进问题的解。如果一直没有存在感,那些原本在我们身边的人,比如我们的朋友,同事,老板,也会远离我们,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一个人呆着是好的,但是孤僻并不好,必须要把控好独处和他人交往的度,同时保持自我,最好从自己喜欢的领域开始。比如说喜欢运动,那么就找到一群和你一样喜欢运动的人来交往;比如说喜欢读书,那么就去书店或图书馆,也可以去读书分享会上,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总之,一定要找到你的同类,找到那些和你有共同爱好的人。  内向高敏者会通过逃避来忽略困难,自我否定或看低自己的价值,否定自己的需要,甚至会有些孤僻,变得不爱交际,导致自己变得无依无靠。他们身上存在这样一些缺点,有些人因为这些缺点而变得很苦恼。只要找到根源,就可以改变。04 、内向高敏感者到底需不需要做出改变?什么时候改变?如何改变?做到这4个步骤,扬长避短,发挥内向高敏者的性格优势。  没有哪种性格是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内向高敏者有它自身的性格优势,比如冷静思考,谨慎专注,善于倾听等等,只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就能够找到自己自然状态下倾向的那个点,舒服自在的生活。  明确你是想保持现状还是做出改变,如果只是想生活得更好,我们往往不需要特别大的改变,只需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调整就可以获得自己期望中的生活。  伊丽莎白·马尔多夫博士说:“发展意味着运动,运动包含着变化。矛盾的地方在于,既想始终忠于自己,又常常需要进行改变。我们的一生都在这两极之间反复,一边坚持初心,一边寻求改变。”  如果需要改变,那么可以有四个步骤:  tep1:找到受压点,也就是找到压力的位置  问自己两个问题  ·什么让你不舒服  ·你对什么不满意?  只有你真正有动力要去改变,对现状不满,改变能够带来生活上的改善,你才会有勇气去做出改变。  举个例子来说明。安娜是一个全职妈妈,有两个女儿。小女儿经常生病需要特别照顾。每次她一想到将来要重新去找工作,她就觉得很有压力。  那么现在根据这个步骤,她首先要找到压力的来源。因为她对现状担忧,丈夫的工资虽然高但并不稳定,她害怕家里的经济状况不稳定,所以想要改变。  tep2:仔细观察,寻找到相关事物之间的关联并做出判断  可以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问题发生在何处?还有哪里有问题?  ·这些问题是不是由我的某种习惯所导致的?  ·我在什么情况下会想起这些问题?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如果我们光是靠分析判断就能够改变的话,那么就不需要大费口舌了。但是我们知道,光靠分析判断是远远不够的。举个例子,每到新年的时候你都立flag,少吃甜食,要戒烟,要健身,要多做运动,结果呢?  改变是费力的,不舒服的,我们的大脑一旦感到这种不舒服,会让我们放弃改变,所以你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感受。  tep3:跟着感觉走,听从内心的声音,才会愿意真正的做出改变  同样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渴望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  ·什么能带给你真正的快乐?  ·你在什么时候觉得特别的舒服?  你的感受会给你答案,虽然它不像我们的分析判断力那么理智那么具体,能够用语言表述出来,可是有时候,这种情感能够知道我们去做些什么。跟着感觉走,我们就会开始改变。哪怕我们对改变的结果不满意,我们也会再试一次。  tep4:做决定,既能增加决心,又能增强你的判断力和决断性  计划和思考都要通过行动来实现,外部的改变过程才能够正式开始。  长期改变需要时间也需要投入很多的能量。  而且我们所谓的改变,不一定是新的东西,很多时候只需要和过去告别。和过去告别,就会让我们换一种方式生活和成长。  当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并且听从内心的指引,即使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也是值得的,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新方向,达到了自己理想的状态。  最关键的点在于:我们需要决定,到底是要改变一下,还是保持不变。打心眼里想要改变的人应该停下来好好想想,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都成功的做了哪些改变,并且相信这次也一定能行。  通过找到受压点,找到压力的位置,仔细观察找到相关事物之间的关联,做出判断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最后再做决定这四个步骤,我们能知道自己要改变的地方,并且做出相应的调整,用新的习惯代替旧的习惯,如此,才能更好的扬长避短。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接纳真实的自己,克服那些痛苦的难关,获得成长,用自己的方式走上安静美好的人生之路,实现自己的价值。  《内向高敏者》旨在帮助那些渴望改变自己的人,它就像一份人生指南,会鼓励你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帮助你发现自己的愿望。它不仅告诉你你的闪光点,也给你建议攻克那些让你精疲力尽的难关,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过上自在快乐的生活。  《内向高敏者》读后感(六):你可能不知道,原来我们都有幸福生活的潜质  如果评价一个孩子是不是聪明可爱,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会说话”的孩子最讨人喜欢, 看见大人就热情地喊着”叔叔好,阿姨好”, 这样的孩子谁不爱呢?  同样,如果是在职场中, 会说话的人显然也是很受欢迎的。那么,我们这些从小被贴上了“内向”标签的人可怎么办呢?  在外向性格备受推崇的今天,内向似乎不能算是个好词,如果有人说:”你这人太内向了”,言语里就自带一股同情甚至责怪的意思, 仿佛这内向性格的人天生就不受人待见。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往往也只能发出无奈的感叹:  “我怎么就是不能像别的同事一样推销自己,其他人在老板面前好像总能轻易地表现自己。”  “如果我能像同事小王一样擅长演讲就好了! 他说话总是那么风趣幽默,我却讨厌站在台上,其实专业上我明明比他优秀很多。”  “朋友们周末总想出去玩,但是我常常只想窝在沙发里,安静地看书,或者睡个午觉,我是不是早衰了?”.......  难道内向而敏感的性格真的就决定了我们的一生了吗? 我们的人生会因此过得不幸福吗?  来自德国的知名性格咨询专家西尔维亚·洛肯博士就否定了这种说法,她认为世界上并没有衡量幸福的标杆,也没有谁会一早上醒来就开心,然后快乐地过完一整天。  无论你是外向还是内向的人, 只有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行为,才是能让我们真正幸福的方法。内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  她写的这本《内向高敏者》书中,就通过两项科学的心理研究告诉我们,内向又高敏感的人,有着善于分析、小心谨慎、坚韧不拔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几乎就是拥有幸福生活的完美搭配。  同时, 书中也运用了作者本人多年的实践咨询经历,指导内向人群如何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攻克那些生活中的难点,如何在保持自我和适度改变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01 内向的人更有可能获得“幸福感”  说到幸福,每个人的体会都不一样,有的人追求刺激感,挑战过山车那高耸入云时的快感,特别享受高声欢呼的亢奋状态, 但有的人则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躺在沙发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聆听着悦耳的音乐。  这两种情形都代表了幸福的一种特质,它是一瞬间的,偶尔发生,但持续时间很短,之后又会回到日常的状态中去。  所以这就应了那句老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也就是说这幸福不会一天到晚都有的。也正是因为它如此短暂而美妙,人们才愿意追求这样的人生状态,希望一辈子都能幸福下去。谁都想追求持久而美妙的幸福人生  书中提到了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解读,他把幸福的解读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来自内心的喜悦,就像前面说的,突如起来的快感,还有咱们日常生活中类似升职加薪、喜得贵子等等,可这种幸福感来得快,消失得也快。  另一种是合适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幸福,它是因喜悦产生的幸福感觉和事件相连,会有意识地避开伤痛,并把愉悦感放大到最大化。  这种说法,说白了,就是咱们要干点有意义的事情,才能收获最持久,最有效的幸福感。  愉悦和享受并不是自主的、有意义生活方式的目的,而是自然而然带来的“副产品”,由此不难看出很多出类拔萃的人物们,往往都是在逆境中成长的,而在这些痛苦的经历中,他们才能体会到真实的幸福感。  比如爱因斯坦是在旁人的不理解和指责声中长大的,霍金面对全身瘫痪的境况依然执着寻找宇宙的奥秘,维克多.弗兰克在每天都有死亡发生的集中营里写下经久不衰的畅销书-《活出生命的意义》......  另外,我们再来说说美国的两项心理学研究,它们分别特尔曼研究和格兰特研究。  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特尔曼研究结果认为,能够让一个人获得长久幸福的个性是“认真负责的态度”,那么认真这个词你是不是已经知道它适合形容什么样的人了呢?  同样是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格兰特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答案,要获得幸福,必须把自己和家庭成员及朋友关系放在第一位,在困境中学习,并学以致用,认真对待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不要回避。  这样看来,你会惊喜地发现,作为内向高敏者,实在太值得拥有幸福了,我们有太多的个性与幸福人生不谋而合了。  我们完全可以不内疚、不自责,安安静静地做好自己内向者的角色,不用刻意去改变自己的性格。但是在需要的时候,要勇敢地表达自己,展现出自己的才能,这样才会获得应有的幸福。内向者的个性适合拥有幸福人生  02长了白癜风怎么办 我们都有哪些幸福的潜质?  内向性格的人平时在人际交往中似乎总是处处吃亏,因为他们不合群,不爱当众表达,不能很好地和他人协作,这就导致这类人在生活中总是很被动。  但是本书认为,这些弱项,往往也构成了这类人的优点。他们不合群,因此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他们不爱当众表达,因此更善于一对一的沟通;他们不能和他人很好地协作,却有了更强的创造力。  内向高敏者的优势和劣势往往都是相伴而行的,他们的优点很明显,但每个优势也有其负面的地方,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平衡地看待它们,如何挖掘那些幸福的潜质?  第一大潜质:谨慎的人值得信任  生活中,大家会发现内向的人,往往都很在乎安全感,他们有一套敏感的预警系统,因此也会让其他人觉得放心和踏实。  国庆期间热映的《中国机长》,相信不少朋友都去看过,而这部电影中的人物原型就是四川航空公司的飞行机长刘传健,正是凭借着他专业的飞行技术和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才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刘传健本人也曾在电影首映活动时表示:“我觉得要演好机长,能给人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足以说明,谨慎认真的态度在关键时刻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当人们准备远渡重洋时,有一个高度谨慎的飞行员岂不是一件好事吗?刘传健机长与演员张涵予在首映活动中的合影  在与人交际方面,内向者们往往谨慎很多,他们不会立刻和别人套近乎,会保持礼貌的距离,仔细观察,他们需要考虑自己应该说什么才不会惹人生气。  在职场中,可能你觉得外向的人才适合干销售,因为他们个个能说会道,又不怕陌生人。但是有统计发现,最好的销售员其实也是内向的,平时他不怎么爱说话,但是一张口他就能说到点子上。  对于大多数客户而言,比起那种滔滔不绝的讲述者,他们或许更愿意对方是一个倾听者,真正的营销高手其实不是自己说,而是让顾客说,他们用心感受对方的需求,有能力让客户觉得自己被重视,被理解。  一旦这样,信任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然后交易也就水到渠成了。  即使内向型的人虽然不容易认识大量的陌生人,但是在一对一的交往中通过倾听却更容易获得信任感,给别人以可靠的感觉,给别人安全感。  当然,做一个值得他人信任的人固然很重要,但相信自己则更加重要。给人安全感的同时也要信任自己  列宁说过:“信任很好,但是控制更佳”。  高敏感的人,大脑里也有着一个“恐惧中心”,在防范恐惧心理方面,我们可以考虑分几步走:  首先,学习与思考:尽可能去了解让你害怕的东西,你就越不会害怕,越能用更好的方法把风险至于可控范围之内。  比如你想自主创业,但又害怕跳出舒适区,承担不了失败的打击。那么我们可以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自主创业的利弊,并对比别人的经验。  通过培训、读书、上网,了解一下自主创业是怎么一回事,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在经济上获得资助,别人是如何成功创业的,做自己的老板有什么好处?通过学习你就能决定自己是否要选择这条路,并做好规划。  其次,逐步实施计划:在思考、学习之后,紧接着就是做计划,不妨给自己放个假,花时间先研究如何创业,认不认识什么人,可以近距离接触他,看看他是如何创业的,如果有,可以去他那里实习,请他指导。  如果没有具体计划,先做一个小的计划,做一些需要勇气但又不强求自己的事情,比如在公园里对遛狗的人微笑一下,和老板约谈加薪,锻炼自己的勇气,恐惧也就会随之减退。  最后,做值得冒险的事:如果我们觉得有什么事情对自已而言意义深重,那就不要让恐惧支配自己,告诉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只有恐惧才能让人成长,否则,就只会做对自己来说简单的事情,这些事情不会让你有长足的进步,也只有恐惧才能帮你感知风险,评估风险。分布规划可以防范恐惧  第二大潜质:安静是最难得的气质  安静是可外可内的。与其说这是一项优势,不如说是一种难得的气质。  对于容易受到过度刺激的内向高敏者来说,外来的安静可以帮助他们减压,毕竟最平常的一天可能就是他们重重压力的来源,更不要说那些琐碎的烦恼、危机和灾难。  但真正让人感到弥足珍贵的,还是来自内在的安静。多位神经学家都说过,定期冥想的人脑中负责体会幸福感、平和感的区域要比一般人更活跃,在冥想状态中进入内在安静状态的人,更加镇定、清醒,内心更稳定。  写出《第六交响曲》的贝多芬,他最舒服的时候,就是独自一人待在大自然中,这样可以感觉到自己在无尽的天空下有多么舒适,他的音乐灵感都来源于这宁静的一刻。  因此,对于内向者来说,安静就像是进入美好生活的入场券,也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姿态。  但是,这种安静的状态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悠闲”,这个词的名声不太好,总被人和“懒惰”联系到一起。  其实,悠闲是有好处的。现代的脑科学已经证明,没有外部行为的安静时间,对于促进大脑效能,增强其稳定性和灵活性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会发现在忙碌的工作结束后,如果用按摩、瑜伽或者是午休的小憩等等休息方式,会帮助我们重新获得工作的力量,正是有了这些自由的时光,让我们可以精神抖擞地去做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情。  那么,安静通常可以实现这样的三项功能:  1.修复功能:你会摆脱忙碌的节奏,发现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在等着你。  2.创造功能:放松能让精神发光,悠闲时光是产生真正创造力的前提,是培育想象力的最佳方式。如果我们的大脑被“归零”,就像电脑重启一样,一定会变得创意十足。  3.自我实现功能: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内向但又不屈不挠的学者,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向内探索,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领域以外的事情。正是像孩童一般的自我,才有了突破性的成就。  安静让内向的人用一种深刻的方式发现自己,从内部获得新的力量,冥想中,他们能够建立一个安静的空间,不受任何纷乱思绪和外部干扰的影响,不需要担心会有人突然来和自己说话。这就是他们最认可的、最受欢迎的独处方式。  第三大潜质:写作让我们不再孤单  作为一个内向的人,我就很少能主动去寻找新的谈话对象,这并不意味着我对别人有什么敌意,很多时候,内向者也和外向者一样需要人际关系,只是我们营造关系的方式不同而已。  许多内向高敏者都热爱写作,这一点无需置疑。  作为全世界最畅销的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很小的时候就爱写作,她可以在笔下的角色中来回穿梭,体会各个不同角色的情绪起伏,思想状态,因此她写的人物都很鲜活,广受大众欢迎。  小时候的罗琳就是个戴眼镜,内向害羞,且相貌平平的女孩,后来还遭遇过不幸的婚姻,可是她凭借着对写作不懈地追求,最终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灰姑娘逆袭成为世界富豪作家,不得不说,没有强烈的共情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她写出如此畅销的作品。J.K罗琳为粉丝们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上签字  外向的人往往喜欢先侃侃而谈,说出自己对事物的见解,而内向的人则喜欢”先想,再说”,那么写作无疑是能够辅助思考的。  如果我们没有与别人交谈的能力,那么写作式思考无疑是一种恰当的方法,通过写作,我们一样可以建立起与他人的联系。  书中说到了关于写日记对搭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好处:  1.记录能保障记忆。如果短时间内,在有限的交流下与人结识,内向者会容易因害羞等情况,不便把握对方的总体认识。这时候及时记录,就能回忆起在何时遇见谁,会面时获得了哪些有趣的灵感或信息。  2.记录能带来合适的距离和清晰的角度。你能从这个人身上得到什么,你为何想与他建立联系?他是聪明,还是善良,或者具有竞争力。  3.记录能保证安全和有序。你想和认识的人保持何种距离,想和他们交流什么,可以给予他们什么?你可以如何为他们所用?整理出这些问题答案,就有助于快速和他人建立活跃的联系。你对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清清楚楚,因为所有信息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4.记录能带来成功。记录下和谁的联系有益于你,你又帮助了谁?你会感恩所得,也会记住自己的付出,为自己产生的好影响而骄傲。  5.记录能帮你达成所想。 你可以安安静静地思考并计划自己要写的东西,如果不喜欢多说话,可以在写作的时候规避误会,打造一个好的语言风格,这样,不用站上演讲台,就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参与掌控交流的方向。  当然,单纯靠文字孤独地写作也不可取,过于孤僻并不好。最好从你喜欢的那些领域开始,找一些和你有共同喜好的人。  开始通过各种机会认识有共同之处的人,和这些人沟通起来更容易,待在一起你不说话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就像我们在头条上,很多作者都拥有成千上万的粉丝,他们往往可以通过互动的话题或文章找到大家共同的兴趣,这样抱团成长,不仅自己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而别人也可以走进他的生活中。03 如何发挥我们的优势?  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而这种自卑情结的背后往往是一种人们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  对于内向高敏者,尤其如此,他们对外界敏感,同时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在优越感缺失的情况往往容易逃避现实。  那么培养自尊心,建立良好的自信,发挥出自身的潜在优势,才能让我们远离恐惧和忧郁,这里大家可以尝试建立起四种习惯:  第一,有意识地生活。  这就是利用我们很好的分析思考能力,有意识地去认知世界和当下的生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成为一个自信而有理想的人。  我有位做IT的朋友上大学时,是个极度内敛也不出众的人,和陌生人都谈不上几句话。但是他非常善于思考,也乐于研究专业领域的问题,做出来的分析报告总是让领导赞不绝口。  工作几年后,朋友就被提升为区域经理,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完全看不出是当初那个害羞腼腆的男生。  第二,接纳真实的自己。  日本的销售天神原一平是个身高仅为1.45米的矮个子,不善言辞,不会沟通的他,在通过一系列的自我反省后,练习出了含义不同的38种笑容,一跃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肯定自己的内向性格对于很多内向高敏的来说都非常重要,当我们了解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时,我们就会豁然开朗,学会放下与接受。  第三,对自己负责。  考虑清楚,你到底应该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到底怎样才能让自己过得舒服,和谁相处,如何沟通,想明白这些实情后再做决定,同时定下目标,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  比如说你平时特别害怕在公开场合讲话,但是你又特别在意自己的这份工作,你必须要当着大家的面把自己的想法给说出来。  那么就在工作的时候努力让自己短时间内变得外向起来,勇敢地表达自己,积极地和别人互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扮演完这个外向性格之后,再赶快给自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松弛一下神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缓解紧张的状态,不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恶感。  第四,坚持自我。  有些内向者在与外部世界发生冲突的时候,压力很大,总觉得坚持自己观点是一件蛮不讲理的事情。  比如我们不愿在公开场合主动发表意见,受了委屈也故作云淡风轻,其实内心早已伤痕累累。  这时候,可以试着从小事开始练习,在餐馆点和别人不一样的菜,会议上提出相反观点,别人讲笑话时不跟风,让别人也能支持我们的观点。  所以,善用你的优势,完全可以让我们生活更好,更完美。当然,不论做什么,都不要忘了,在这个过程中问问自己是否快乐。  卢梭曾说过:虽然我的心既傲慢又温柔,我的性格柔弱,然而,我是不可战胜的。人生不设限,幸福就在当下  无论我们是什么样的性格类型,最重要的是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要相信自己的无限创造力。越了解自己,就越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过最想要的幸福人生。  《内向高敏感者》这本书,虽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幸福生活的源头,但是,创造快乐的能力依然需要自己去寻找,自己去行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