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没症状就不治疗过三五年你的麻烦就大 [复制链接]

1#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228/4345637.html

文、图/羊城派记者张华实习生徐颖通讯员伍晓丹

“得了糖尿病,一部分患者讳疾忌医,觉得没症状,不是个大事,不去就医治疗。而另一部分患者则试图通过食疗的方式去降血糖,而不进行正规的治疗。”在联合国糖尿病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宏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糖尿病治疗上,我们很多患者不太重视,殊不知这样的后果将在未来3-5年后逐渐显现出来。

义诊现场为大众测血糖

明知患了糖尿病,却只有三成患者治疗

任何时间的血糖≥11.1mmol/L(mg/dl),或空腹血糖≥7.0mmol/L(mg/d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mg/d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11月14日是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我国是一个糖尿病大国,数据显示,40岁以下人群患病率达5.9%,意味着位40岁以下的人群里就有6个糖尿病患者。

生活作息不规律,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睡眠、熬夜、抽烟、喝酒……都是引发糖尿病的高风险性因素。

但是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糖尿病病人目前的知晓率只有36.5%,这意味着知道自己是糖尿病的人在整个糖尿病人群中仅仅占三分之一。

而另一个让人感到揪心的数据是,在诊断的糖尿病人里,很多人知而不治,只有约32%的病人接受治疗。

殊不知,糖尿病患者持续的高血糖,损伤全身血管,肾脏、心脏、眼底、糖尿病足……

患病3年以上,46%的人出现并发症;患病5年以上的话,并发症概率达到61%。

陈宏主任医师(右一)指出糖尿病有年轻

一人患病全家警惕,糖尿病预防是关键

今年糖尿病的主题是“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一人患病,全家都需警惕。陈宏主任医师强调,对于糖尿病的防控,预防非常重要。其中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持体重,并经常测血糖。

如果家族里有人发生了糖尿病,家庭其他成员该如何避免自己也患上糖尿病呢?

专家强调,应该加强预防,因为糖尿病受遗传因素影响,加上一个家族的家庭成员生活方式十分相似,所以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陈宏主任医师还建议,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经常测血糖。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超重与肥胖;

2、高血压;

3、血脂异常;

4、糖尿病家族史;

5、妊娠糖尿病史;

6、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7、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很多年轻人患上糖尿病

既然得了糖尿病,就不要怕麻烦

得了糖尿病,自然要规律监测血糖,但是有很多患者嫌麻烦,只测空腹血糖,而不测餐后血糖。

陈宏主任医师表示,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病人一定不能怕麻烦。

事实上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样非常重要,对血糖的控制是一个完整地控制,不但要控制空腹血糖,还要控制餐后血糖。

自我监测血糖不要怕麻烦

另外,不少糖尿病患医院复诊很繁琐。

陈宏主任医师认为,复诊能够让医生了解治疗效果以及病情进展情况,从而给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能帮助病人缓解病情。所以,得了病真的不能嫌麻烦。

午餐前老是低血糖,也可能是糖尿病早期

临床上经常发现一些人群,正常进食早餐,但是在午餐前就开始有强烈饥饿感,甚至出现心烦、头晕等低血糖的现象,这或是糖尿病早期的表现。

陈宏主任医师解释,低血糖不可大意,因为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延迟的问题。正常人一般进餐以后半个小时血糖和胰岛素就开始达到高峰,然后慢慢到了两三个小时后,就恢复到正常了。

而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可能餐后半个小时血糖达到高峰,而胰岛素分泌延迟,可能到一两个小时以后才达到高峰。体内的食物已经消耗殆尽,胰岛素却还处在高峰,于是出现低血糖反应。

所以,专家提醒,午餐前老是出现低血糖的反应,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现,这一类人也需要引起重视。(更多新闻资讯,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