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压力和坏情绪也会引发糖尿病
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陶红
在糖尿病门诊,经常接触到一些对自己患糖尿病不理解、甚至是感到“委屈”的患者,他们非常困惑自己没有糖尿病家族史,可怎么就“中招”了?30出头的小李和小王就是这样的患者,他们都因近半月出现口干、多尿伴体重下降来就诊,空腹血糖已经分别达到11毫摩尔/升和12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也达到9%和10%,两位年轻人都被确诊为糖尿病。
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得知,小李就职于互联网公司,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还要时刻担心经济环境差会失业,觉着自己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而小王则是在半年前经历了母亲突然离世,至今日日思念母亲,对自己没能尽孝深感自责,逐渐意志消沉,出现失眠等症状,甚至因常有疲劳感而不能胜任工作。可以看出,小李压力大、焦虑,有抑郁情绪。
慢性压力
是导致血糖升高重要危险因素
其实,过度的压力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都会破坏血糖平衡,导致糖尿病。并且在糖尿病长期管理过程中,上述的因素也会加速血糖恶化,甚至促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学会识别并管理压力、舒缓焦虑与抑郁感,对于预防及控制糖尿病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那么,压力和焦虑抑郁情绪是怎么对血糖造成不良影响的?压力主要分为两种:急性压力和慢性压力。急性压力是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压力,如遇到危险时,身体会启动“战斗或逃跑反应”机制,交感神经兴奋,激素充溢全身,如肾上腺素,从而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心跳和呼吸加快、冒汗及血管收缩,还可将肝脏内储存的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为肌肉补充能量,以应对即将来临的紧急事件。其结果是血糖也迅速上升。急性压力反应虽然强烈,但通常是短暂的。
慢性压力其实是导致血糖升高的更重要的危险因素。慢性压力是指长时间具有心理上的压力,并且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无法控制持续性的情绪问题。例如生活环境缺乏幸福感却不知如何改变,工作上长期不顺利、工作强度过大等。我们身体的肾上腺这个内分泌器官负责所有的压力反馈。慢性压力造成由大脑内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组成的调控网络分泌的皮质醇不断地涌入血液。
这是一种起到升高血糖作用的肾上腺激素,在机体出现低血糖时能够很快发挥作用,来纠正低血糖。但是,在慢性压力状态下皮质醇水平持续增高,就会不断作用在肌肉和脂肪细胞中,降低它们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也会使肝脏对胰岛素的反应变得非常迟钝,进而肝脏制造出比实际所需更多的葡萄糖。慢性压力也会使身体处于低度的炎症状态下,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下降。因此,慢性压力状态下会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血糖的升高,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再说说情绪对血糖的影响。人的情绪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有调节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当人处在紧张、激动、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不良情绪状态时,与机体急性压力状态时的反应类似,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量分泌导致血糖升高。而抑郁状态则也同慢性压力的反应类似,激活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因皮质醇的过量分泌而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处于慢性压力及情绪不稳定时,对行为也会造成影响。为此可能出现大吃特吃高脂高糖食物,不能坚持运动,很难做到规律地自我监测血糖,同时也容易造成失眠和早醒,这些都会加速血糖恶化。
学会管理压力
要先找到压力源再区别疏解
就像小李和小王一样,很多人通常不知道自己正受到压力影响而可能导致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因此,首先要识别自己是否正处于慢性压力状态之下。慢性压力可出现身体上、心理上及行为方面的异常表现。当有压力时,你会经常性头痛或肌肉酸痛,持续性或间断性的心悸、胸闷、恶心;情绪异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疲劳、情绪低落,或紧张、焦虑易怒,难以专注或健忘。行为异常表现为颓废、冲动性大吃大喝、整日烟酒为伴、焦躁不安。
压力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要想处理压力,首先需要找到“压力源”,可通过书写列出来自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家庭等方面所有的“压力源”。然后区分哪些是能消除,或是能有所改变的压力。例如可以变换工作岗位、拒绝承担额外的工作,没有必要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或者努力提升社交技巧以减轻与他人打交道的压力。对于无法改变的压力事件如生病或亲人过世,我们可以改变的是对压力源的反应,学会接纳这一事实,并积极地去想应对的策略。
日常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因此每天至少要从事一种放松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畅谈,聚会,写日记或博客,冥想,或者小睡片刻等都是使身心得到全面放松的好方法。
坚持运动不仅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管理压力最好的方法之一。运动可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能有效缓解压力、增强愉悦感。运动还能够改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以更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糖尿病的信心。建议糖尿病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每周3~5天,每次30分钟以上,可选择慢跑,快走,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广场舞,游泳,打乒乓球、羽毛球、高尔夫球和从事园艺活动等。
呼吸练习
可降低糖友焦虑情绪
很多糖友都会有这样的担心,即认为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而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身体有一点儿不舒服就怀疑患上了并发症,血糖的数值稍有变化就坐立不安,精神和身体都高度紧张、情绪不稳定。其实,过分的担忧不仅毫无用处,而且还会导致血糖波动,过度的紧张和压力还会带来消极的想法和身体上的不适,让情绪更加沮丧。
糖友应多接受糖尿病知识宣教,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同时了解糖尿病是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的慢性疾病。要在医生指导下学习如何选择和控制食物,制定生活作息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规律服药,定期复诊,这些都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呼吸练习是简便有效的放松法,可缓解急性焦虑。仔细体会,你会发现当焦虑时呼吸变得浅促。通过缓慢的深呼吸和缓慢的吐气,你就能控制紧张和焦虑情绪。深度腹式呼吸的方法是:闭上双眼,缓慢深吸气四五秒。吸气时感到腹部隆起。屏住呼吸,感觉紧张感穿越了胸部上方并穿越身体的最上面部分。然后缓慢吐气,张开嘴唇,把空气慢慢放出来,感受到身体的放松,腹部缓缓回归平坦,直到这次气息终止。呼气大概是10秒的时间。重复几次这样有意识的呼吸,就会让你的身体平静下来,焦虑有所减轻。每次练习10~15分钟即可。练习时自己默念“放松”和“平静”,更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本版与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联合开办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董超李娜
值班主任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转
邮箱:ln
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