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数据显示,年全球约5.37亿成年人(20-79岁)患有糖尿病,每10人中就有1人为糖尿病患者;而在中国,每8个成年人就有1人为糖尿病患者,患病人数已超1.4亿,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目前还无法根治,一旦患病,就需要终身控制。所以,对广大群众而言,防比治更重要!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联合国糖尿病日”,让我们一起了解认识糖尿病,积极预防,不做“小糖人”。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两者兼有引起。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导致,后者起决定性作用。按照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果连续两次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一般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中,2型患者数量接近90%,1型约占5%。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清晰,包括家族遗传、肥胖、高热量饮食又不爱运动、年龄增长、抽烟喝酒、生活不规律等。
这些症状都是“糖尿病信号”
“怎么没有任何感觉,就查出了糖尿病呢?”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都有这样的疑惑。也许你的身体早就发出了信号,只是被忽略了而已。如果身体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筛查,明确是不是糖尿病惹的祸。
l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三多一少”是严重高血糖的典型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尤其是青少年儿童,要格外注意。
l疲乏无力,腰围变粗,肥胖
如果容易犯困,尤其是饭后比一般人更明显得犯困,就要当心了。而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病前的典型症状,特别是单纯减少热量摄入后,体重依然不减的人,更应提高警惕,但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这句我没懂,不知道体重会不会下降)。
l反复感染,经久不愈
高血糖会使得伤口难愈合,反复渗出和感染,女性还有可能出现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
血糖不超标,糖尿病就和自己无关吗?
很多人看体检报告,发现血糖指标没有超过诊断标准,就觉得糖尿病和自己完全无关了。但你知道吗?在糖尿病之前,还有一个阶段,叫做“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偏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糖代谢紊乱状态,是糖尿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L~11.1mmol/L就属于“糖前期人群”了。
每年该群体约有5%~10%的人发展为糖尿病患者,尤其本身就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人则要更加注意。在此阶段提早干预,是完全有可能逆转的。
健康生活,远离糖尿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不就是血糖高点,平常不痛不痒的。但作为一种容易失控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可以累及全身各脏器组织,被医学界称为“万病之源”。所以,预防先行,格外重要!
l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是国人糖尿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l坚持运动
最好坚持每天进行至少半小时的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
l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选择低脂、低糖、低油、高纤维饮食,少吃垃圾食品,减少外出就餐频次。
l定期体检
有些患者在糖尿病发病初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建议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高危及前期人群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l戒烟
与不吸烟人群相比,主动吸烟人群的糖尿病风险要高出37%;在不吸烟人群中,那些长期吸入二手烟的人,糖尿病患病风险比不吸入二手烟的人高22%。
虽然糖尿病是无法治愈的,但也不必过于悲观。糖尿病高危人群通过健康生活,提早干预,是可以延缓发病时间,甚至终身不发病的。而糖尿病患者只要科学控糖、规范治疗、密切监测血糖水平,保持体内血糖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就能控制病情,避免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