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
vb动脉网
全球顶级药企们正在纷纷投入到一个千亿级的医疗风口中:糖尿病数字化管理赛道。
为何?原因在于这个市场空间极具想象力。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数据,年我国糖尿病确诊患者已达到1.16亿人,预计年糖尿病人群将达到亿人。如此庞大的糖尿病患者人群形成了巨大的血糖管理需求。
但入局糖尿病数字化管理并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径。动脉网统计显示,在到年的高峰时期,我国糖尿病数字化管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数量超过家,造就了“百糖大战”的盛况。到了01年,大部分企业已销声匿迹,存活下来的企业不到30家。可以看见,在该领域的创新突破十分困难。
尽管前路波折,以罗氏、礼来、诺和诺德等为代表的顶级药企们仍在积极尝试,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些顶级药企们究竟做得怎么样?糖尿病数字化管理模式还存在哪些问题?行业未来会如何演进?接下来,动脉网通过梳理和分析,以期为行业带来参考。
超1亿人患病,糖尿病管理的难点究竟在哪?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我国研究团队在BMJ在线发表的中国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8%。
作为《健康中国行动(~年)》重点防控的四大慢性病之一,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遗憾的是,糖尿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只能通过多种治疗手段控制好糖尿病。
更难的地方在于,当下对糖尿病人群管理仍存在诸多痛点,这包括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要知道,这些数据均不超过50%。而在过去10年的3次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这组数据更低。
也就是说,很多患者并不知晓自己已经患病,而已经知晓的患者里哪怕已经采取了治疗措施,也并非都获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可以看见,糖尿病患者从患病到知晓,再到接受治疗,各个环节都“堵点满满”。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核心在强化自我管理。但自我管理的主要场景在院外,患者缺少有效的管理动力,在血糖监测、用药等关键环节均存在依从性低的问题,影响控糖效果的主要症结在于此,并带来了两个消极结果。
一是个人健康将受到更大威胁。糖尿病并发症可能导致肾脏、神经系统、视网膜和心脑血管系统损伤外,也是导致我国众多患者肾衰竭、心脑血管意外、失明和截肢的主要病因。依从性低则会加大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二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增加,也加重了医疗负担。除了患者自身的住院治疗、医疗费用增加外,医保和商保的负担也相应增加。另外,由于患者本该用的药没有用、本该做的血糖监测没有做,药企的销售量也由此受到影响。
正是基于此,糖尿病的数字化管理成为了创新企业们竞相角逐的领域。从理论上讲,糖尿病的数字化管理是指医疗机构或医生借助糖尿病数字化管理软件和智能硬件对糖尿病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远程干预,或者糖尿病人群利用相关数字化工具进行自我管理,达到控制病情,防治恶化的医学行为管理过程。这里面的核心逻辑就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但从概念到落地,中间仍面临着不少挑战。
诺和诺德、礼来、罗氏都在搞,全球顶级药企们是如何布局的?
由于患者依从性与药企产品销售和经营成本紧密关联,这成为推动药企们在糖尿病数字化管理持续深入的内在动力。
于是围绕糖尿病数字化管理,诺和诺德、礼来、罗氏等全球顶级药企们都在纷纷布局。接下来,将对三家企业的布局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
首先来看诺和诺德,其重视软硬件的结合。作为迄今已有98年历史的生物制药企业,诺和诺德在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的研发和销售方面处在世界前列。而在糖尿病的数字化管理方面,也已进行了多年探索。
在硬件上,诺和诺德推出了智能胰岛素笔诺和笔,并在今年更新到第六代。作为我国首支可连接可传输的智能胰岛素笔,诺和笔6可以存储并显示既往的胰岛素注射剂量、注射时间等,还可与其他糖尿病管理APP共享数据,帮助患者获得更精确的血糖管理。
在软件上,今年,诺和诺德推出了患教平台——“诺和关怀”小程序,并和微软携手共同推出了基于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研发的智能对话引擎,以及通过微软智能云Azure的认知服务提供文本和语音支持的“小诺老师”。“小诺老师”也将集成于“诺和关怀”小程序中。
操作方面,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