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防治糖尿病肾病,先搞清楚如何正确评估肾功
TUhjnbcbe - 2020/11/9 16:36:00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导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统计,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人,约有一半是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查主要包括哪些指标?分别代表什么意义?检查结果受哪些因素影响?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什么?下面,就结合病例谈谈这些问题。

某糖尿病患者,女,80岁,因“糖尿病20多年,双下肢浮肿半年”就诊。化验血肌酐(SCr)μmol/L(女性正常值44~97μmol/L),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43ml/min(正常值≥90ml/min)。根据血肌酐值,这位老人只是轻度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而根据eGFR判断,她已经是中度肾功能受损了。二者结果相差这么多?究竟应该以哪个为准呢?这里面就涉及到肾功能的准确评价问题。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代谢废物及多余的水分、维持水及电解质(钠、钾、钙、磷等)平衡,此外,肾脏还具有某些内分泌功能,如分泌促红素等。当肾功能受损时,会引起代谢废物蓄积、水钠潴留及电解质紊乱、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消化道出血、“继发性甲旁亢”及“肾性骨病”等多种并发症。

一、肾功的检测指标有哪些?

反映肾功的生化指标主要有血肌酐、尿素氮及胱抑素C。

1.血肌酐

肌酐的来源:内源性肌酐来自于自身肌肉的新陈代谢(注:每20g肌肉可代谢产生1mg的肌酐),外源性肌酐来自于肉类食物在体内的分解代谢。一般说来,人体自身肌肉的代谢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如果每天肉类的摄入量变化不大,则每天血肌酐的生成是比较恒定的。

肌酐的排泄:肾脏是肌酐排泄的主要器官,肌酐由肾小球滤过后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上不会吸收,也不再分泌。

由于血肌酐每天的生成量相对恒定,排泄途径也比较单一,从肾小球滤过后不受肾小管的影响,能够影响血肌酐水平的只有“肾小球滤过率”,因此,血肌酐水平能基本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即“肾功能”),也正因如此,临床常用血肌酐(SCr)值来评估肾功能。

但要说明的是,血肌酐受年龄、性别、人体肌肉含量以及每天蛋白摄入量等因素的影响,血肌酐值和肾功能程度并不总是完全对应的。比如,老年人由于自身肌肉萎缩,内源性肌酐生成减少,即使肾功能较差,血肌酐值也不会很高(与中青年相比),因而用血肌酐值评估老年人肾功能往往不太准确,就像文章列举的这个病例,这一点需要注意。还有,女性肌肉不及男性发达,故女性血肌酐正常值比男性低。

血肌酐的正常值:男性54~μmol/L,女性44~97μmol/L。

临床根据血肌酐水平,将慢性肾衰竭肾功能减退分为四期,分别是: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清肌酐为~umol/L;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血清肌酐为~umol/L;3)肾功能衰竭期:血清肌酐为~umol/L;4)尿*症期或肾衰终末期:血清肌酐为大于umol/L。

2.尿素氮

尿素氮(BUN)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每1g蛋白质代谢可产生0.3g的尿素氮。肾脏也是尿素氮的主要排泄器官,尿素氮从肾小球滤过后在各段肾小管均可被重吸收。所以,血尿素氮的排泄不光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也受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此外,尿素氮还容易受蛋白摄入量多少,喝水多少,有无消化道出血,是否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蛋白分解增加)等情况的干扰,因此,在肾功能评估方面,尿素氮(BUN)不如血肌酐(SCr)的价值大。

尿素氮(BUN)的正常值为2.86~7.14mmol/L。

3.胱抑素C

全称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一种小分子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生成速度稳定,生成量与性别、年龄、肌肉量无关,几乎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肾脏是其唯一的排泄器官,经肾小球滤过后不再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胱抑素C被认为是一个评估肾功能的理想指标。

胱抑素C的正常参考值为0.51~1.09mg/L。

二、如何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前面讲的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等指标,虽然抽血就能检查,廉价易行,但血肌酐、尿素氮等易受年龄、性别、肌肉量以及膳食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客观反映肾功能水平。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位老年患者,如果单看血肌酐并不太高,但其实肾功能已经很差了。

为了矫正这种偏差,有学者根据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同时结合患者年龄、体重、性别等因素,通过计算得出“肾小球滤过率(GFR)”,称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血肌酐值相比,eGFR更能客观地反映肾功能水平,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肾功能判定指标。临床最常用的eGFR计算公式是Cockcroft-Gault公式(简称C-G公式),计算方法如下:Ccr=(-年龄)×体重(kg)/72×Scr(mg/dl)或Ccr=[(-年龄)×体重(kg)]/[0.×Scr(umol/L)]。(注:Ccr:内生肌酐清除率;Scr:血肌酐,血肌酐的单位换算:1mg/dl=88.4umol/L)

在用公式计算Ccr时,应注意肌酐的单位是mg/dl?还是umol/L?另外,女性按计算结果×0.85。现在有肾功能计算尺,把有关指标录入后,马上就能得出结果。

Ccr正常值成人为80~ml/min。

三、如何根据eGFR划分肾功能?

以往通常是用血肌酐值去划分肾功能,但因为血肌酐值受多种因素影响,现在国际医学界多采用“肾小球滤过率(Ccr)”来划分肾功能受损的程度,肾小球滤过率(Ccr)越低,肾功能越差。

根据eGFR水平,慢性肾脏病(CKD)可分成5期:CKD1期:GFR>90ml/min(肾功能正常);CKD2期:GFR60~89ml/min(轻度肾功能受损);CKD3期:GFR30~59ml/min(中度肾功能受损);CKD4期:GFR15~29ml/min(重度肾功能受损);CKD5期:GFR<15ml/min(尿*症期)

分期的数值可以记为9-6-3-15,即90、60、30和15的分期标准。

四、“肾功能显像”是怎么回事?

肾脏ECT是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的简称,也称肾功能显像(俗称“肾图”),这种检查方法是向血管内注射一种放射性核素(显影剂),然后用机器直接测定显影剂在肾脏的滤过量(即肾小球滤过率),同时还能测定肾血流、肾脏的形态大小等各项指标,是一种无创、安全、精确、简便的影像检查方法,另外,还能分别测量两肾的肾功能,是判定肾功能的“金指标”。

综上所述,评估肾功能最简便的指标是血肌酐(SCr),较准确的指标是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金标准则是肾功能显像。

五、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期

“尿蛋白增加”是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也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根据其发生、发展过程,临床上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各期的临床表现如下:

第Ⅰ期:肾小球高滤过期。此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的滤过率(Ccr)”代偿性地增高(可增高20%~40%),肾体积增大,但其尿蛋白的排泄率正常。此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只要控制好血糖,其肾脏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就完全可以逆转并恢复正常。

第Ⅱ期:无临床表现的肾损害期。此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的滤过率(Ccr)”仍然较高,可出现间断性的微量蛋白尿,休息时尿蛋白排泄率正常,运动时或运动后升高。

第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此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肾小球的滤过率(Ccr)”处于正常或略有下降,并可出现持续性的微量蛋白尿(即使在休息时尿蛋白的排泄率也会升高),而且其血压已经开始升高。

第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此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的滤过率(Ccr)”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尿素氮、肌酐开始升高,血压进一步升高,尿常规蛋白检查结果呈阳性。此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在此后的三四年内出现大量的蛋白尿(每天的尿蛋白排泄量大于3.5克)及肾病综合征,严重者可出现腹腔和双侧胸腔大量积液的症状。

第Ⅴ期:肾衰竭期(尿*症期)。此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的滤过率(Ccr)”极低,常在三四年内发生尿*症,最终只能通过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即做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此外,此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大多伴有中、重度的肾性贫血。

六、“尿蛋白”与“肾小球滤过率(Ccr)”的临床意义有何不同?

临床上,主要通过定量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诊断及分期;而eGFR则主要是用来评估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功能,用以评估病情轻重、指导及调整用药,决定患者是否需要透析。两者之间有一定关联,eGFR升高也是诊断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依据,但尿蛋白高低与肾小球滤过率走势并不总是一致,两者的意义及用途不同,不能相互替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防治糖尿病肾病,先搞清楚如何正确评估肾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