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以患者为中心的角度出发来做糖尿病管理app能让更多人胜出,同时对患者要引入游戏化管理和社交机制,这样在慢病长期管理的过程中更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做一个有趣有用的软件。
未来糖尿病app的方向是用数据分析和结构化的知识库来代替一部分医生的问答,提高共点的天花板,这是有效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务的方式。这样的软件才能够胜出,而过度强调医生作用的糖尿病app软件可能会陷入某一个极端不能自拔。
以医生为核心并主导的“自恋模式”是传统的成功模式,如果移动医疗胜出将会可能是一场革命,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将与传统模式平分天下。这是由移动互联整个的商业模式是以去中心化,去半径,强互动和有效聚集散碎资源进行展开并生态演进而决定的,当然O2O也是一种路径,但这并不会成为唯一的路径。
本文作者张征是内分泌博士,也是Dr.2的同学兼好友,对移动医疗和糖尿病app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十分难得。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移动医疗的诸多细分领域中,“慢病管理”的表现格外令人瞩目。以糖尿病为例,自年至今,已有五十多款糖尿病管理app产品上线。市场之火热、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从疾病特点看,糖尿病目前尚无法根治,一朝诊断、终生治疗,为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必要对患者进行长期、深度的支持和干预,“慢病管理”成为刚需。
从患病人数看,中国糖尿病患者已逾一亿,处于疾病前期状态的人数更多,再加上照护患者的辐射人群,这样一个拥有数亿稳定用户的巨大市场,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吸引力自不待言。
糖尿病管理app对控制疾病有帮助吗?
作为专科医生,我们一直强调:只要患者做好自我学习、管住嘴、迈开腿、规范用药、定期检查,糖尿病并不可怕、也不难治疗。
但实际情况却很不容乐观,一项对全国医院的统计表明:即使在这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医疗机构里,糖尿病患者的控制达标率也仅为26%。
面对如此惨淡的数字,医生多少有些惭愧,同时也感到委屈:该用的药都用了、该说的话也说了,但制约疗效的很重要的因素,是大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的基本了解,很难充分贯彻医务人员的饮食、运动建议和治疗方案,与医生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
而这些,正是糖尿病管理app的切入点。
年,在糖尿病临床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期刊《DiabetesCare》刊登了一篇特殊的论文,它的研究对象既非药物、也非器械,而是一款手机软件:“WellDoc糖尿病管家系统”。
研究要求患者使用该软件实时记录和上传饮食摄入、血糖波动和药物治疗等信息,后台的医护人员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后,会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试验结果表明,坚持使用软件对生活方式和治疗进行有效、及时干预的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指标)比单纯用药治疗的对照组降低1.2%,差异堪比又新添加了一种降糖药。
如今,这款软件已通过FDA认可,成为美国第一个被纳入医疗保险报销的移动应用,医生可以为糖尿病患者处方app,就像处方其它药物一样。
糖尿病管理app用后感
虽说国外经验不能生搬硬套地用在国内,但Welldoc的成功毕竟给了人们很大鼓励,既然这是曾被证实有效的工具,为什么不试试呢?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体验、使用了数款糖尿病app,尝试用它们协助自己进行患者管理。以下,就从一个普通医生的视角,谈谈这一年多来的用后感。
1.中心任务:并发症防治
目前糖尿病管理app的数量虽多,但除了个别产品略具亮点,绝大多数设计雷同、功能单一,没有跳出血糖闭环管理的窠臼。
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