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会议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重磅发布。
医院肖新华教授表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自年开始发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以来,约每3年修订一次,迄今已发布5版,此举是为了适应新的糖尿病防治形势,加强对临床工作的指导,进一步优化糖尿病的诊疗策略。在最新版指南中,主要更新的内容包括:对糖尿病流行病学最新数据的更新(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从年的0.67%,上升到现在的11.2%);糖尿病诊断指标的更新(增加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增加了糖尿病体重管理的相关内容,同时还在血糖控制目标中增加了“血糖目标控制时间(TIR)”的概念(增强对血糖减波动性监测);增加了低血糖分类(Ⅰ级低血糖:血糖3.9mmol/L且≥3.0mmol/L;Ⅱ级低血糖:血糖3.0mmol/L;Ⅲ级低血糖:没有特定的血糖界限,伴有意识和/或躯体改变的严重事件)。诊断指标与国际接轨
据悉,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年提出的诊断标准,主要是依据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和糖代量试验中的血糖值来判断。此次,又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到了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标准定为大于等于6.5%。在此之前,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的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早已明确糖化血红蛋白为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测金标准,年美国糖尿病学会也将糖化血红蛋白写入糖尿病诊断标准。所以,此次《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发布,也是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标准化的过程。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蛋白质,但和血糖的结合就会形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人体血液中葡萄糖与血红蛋白β链N末端缬氨酸残基以共价键结合的稳定的化合物。血红蛋白和血糖结合的多少就是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可以反映出糖尿病人血糖浓度的高低。
其实,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由HbA1a、HbA1b、HbA1c组成,但其中HbA1c约占70%,且结构稳定,所以日常使用中,糖化血红蛋白也被缩写为HbA1c。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过程缓慢、持续不可逆,而且血红蛋白的寿命约为天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根本原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范围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
5%控制偏低,易出现低血糖;
5%~5.7%控制理想;
5.7%~6.5%可以接受;
6.5%~9%则为控制不好;
9%为控制差,是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并可能发生酮症酸中*等急性合并症。
所以,当指标7.5%时就应该加强血糖的控制。若9%说明患者持续高血糖存在,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
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对人体的影响
可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使组织与细胞缺氧,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可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诱发糖尿病肾病(DN);可引起血脂和血粘滞度增高,是心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显著降低的红细胞的顺应性(也就是变形能力),使红细胞不易穿透血管壁,将氧带入组织。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的因素
既然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的结合产物,因此,任何引起血红蛋白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因素都会干扰其测定,对结果产生影响。干扰因素包括:血红蛋白病、衍生血红蛋白、红细胞生存周期的异常及药物等。基于此,某些患者人群可能需要用某种特异的HbA1c测定方法或不适宜采用HbA1c来反映体内平均血糖水平,仍以空腹和餐后血糖为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注意事项
无需空腹,可任意时间采血;不受每天血糖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或食物影响;治疗初期,建议每3个月监测1次,达标后可以每6个月监测1次;应随患者的病程进展和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HbA1c目标值以维持风险与获益的平衡;因HbA1c只反映平均血糖值,并不能反映血糖的变化规律,因此在按时检测的同时,应正常按时监测血糖,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对于很多血糖高低不定,不能定性是不是糖尿病患者的人来说,或许以后增加这个标准,会更加直观的免去质疑的烦恼。而且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近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和采血前是否服用降糖药,甚至和采血前是否吃饭等都关系不大,可以随时随地检测,不受诸多限制,必会更方便糖尿病的定性诊断。如果您觉得我们发布的信息对您及您的朋友有帮助,